哪些情况需要停止母乳喂养?
在生产过后,每个产妇都需要一个合适的环境进行产后身体的修复,这是大家普遍认同的,因为在生产时需要消耗过多的体力和精力,而且在怀孕过程中,每个孕妇也都经受着不同程度的辛苦。但有的人会选择在家坐月子,而有的人认为在产后月子Z心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总之,不论是什么选择都是为了让产后妈妈和新生宝宝能够得到更科学合理的照料,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选择在产后月子Z心进行产后护理的家庭也越来越多,更为普遍。
母乳喂养是指用母亲的奶水喂养婴儿的方式。有研究显示,用母乳喂养的婴儿发育更为健康。但是坚持母乳喂养,妈妈们的身体应该是健康的,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妈妈就应该暂时或完全停止母乳喂养,接下来跟随泰安月嫂培训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1、患传染病时妈妈患有严重传染病时不能喂奶,以防传染给宝宝。如妈妈患有肝炎、肺病时,就应该停止母乳喂养。
2、服药期间妈妈患病(如感冒、发烧等)不得不服用药物时,应停止哺乳,待病愈停药后再喂。但应注意每天按喂哺时间把奶挤出,保证每天泌乳在3次以上。挤出的母乳也不要再喂给宝宝吃,以免其中的药物成分给宝宝带来不良影响。
3、接触有毒化学物质或农药有害物质可通过乳汁使婴儿中毒,故哺乳期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及远离有害环境。如已接触者,应该停止哺乳。
4、进行放射性碘**由于碘能进入乳汁,有损宝宝甲状腺的功能,应该暂时停止哺乳,待疗程结束后,检验乳汁中放射性物质的水平,达到正常后可以继续喂奶。
5、运动后人在运动中体内会产生乳酸,乳酸潴留于血液中会使乳汁变味,宝宝不爱吃。据测试,一般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即可产生此现象。故肩负哺乳重任的妈妈,只宜从事一些“温和”运动,运动结束后先休息一会儿再喂奶。
6、患有消耗性疾病时如患心脏病、肾病、糖尿病的妈妈,可根据医生的诊断决定是否可授乳。一般情况下,患有上述疾病但能够分娩的妈妈,就能够哺乳,但要注意营养和休息,根据身体情况适当缩短母乳喂养的时间。
版权所有:新泰市大家园家政职业培训学校 备案号:鲁ICP备20251541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