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妈妈早该远离的哺乳误区
宝宝诞生了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紧接着而来的一件重要事情就是新妈妈开始要给宝宝哺乳啦!很多新手妈妈在这里都犯了难,奶到底要怎么喂?不仅手忙脚乱还容易陷入各种误区,接下来跟随泰安月嫂培训小编一起来看一下,你都中招没?
误区一、先下奶后喂奶
大多情况下需要宝宝的吸吮,妈妈才有奶水,所以宝宝出生后不要等待,立即让他吸吮妈妈的乳头。随着宝宝的出生,连接妈妈和宝宝的脐带就被割断了,宝宝吸吮妈妈的乳头,有助于重新建立起亲子之间的联系,建立依恋。宝宝的吸吮还能增加妈妈的催产素的分泌,帮助子宫收缩,防止产后出血。
误区二、母乳喂养会使妈妈身材走样
这是个爱美的社会,很多妈妈都会担心,给宝宝母乳喂养会胸下垂等问题出现,其实给宝宝喂奶不但不会使新妈妈的乳房下垂,反而会由于喂奶的关系让乳房变大,如果能配合适量的运动,乳房会比以前还要漂亮。同时,由于亲自带宝宝,加上乳汁的分泌,会大大增加体能的消耗,可以帮助妈妈尽快恢复体形。
误区三、产后没奶,宝宝饿的哭先喂点奶粉
看到妈妈“没有”奶,宝宝饿的直哭,妈妈们也心烦,就决定给宝宝直接喂奶粉,这就是陷入误区了,新妈妈在生完孩子后,乳汁的分泌量与宝宝的胃容量是趋近一致的,宝宝在刚出生1天的时候,妈妈的奶水虽然比较少,但初生婴儿的胃同样也是非常小的,就像一个小核桃,一点点初乳就能让他吃饱喝足了,所以根本没必要担心宝宝会饿,因此不必添加奶粉。相反,如果一开始就先添加配方奶粉的话,奶嘴喝奶不费力,橡皮奶头长,出奶孔大,慢慢地宝宝就不愿意吸吮妈妈的乳头了,还容易引起下奶困难、奶胀、宝宝乳头混淆等母乳问题。
误区四、有的妈妈就是天生奶水不足
如果宝宝愿意吃妈妈的奶,那就按需哺乳吧,做到这四个字,奶不会不够的。按需哺乳就是:宝宝想吃就喂,不想吃就不喂。什么时候吃,吃多久,吃多少,都让孩子说了算。也可能你的奶确实不够,但应该先请医生帮忙确认判断奶多奶少。
有时候孩子吃几口就睡了,睡一会儿就醒来又要吃,有时新生儿这样只是为了寻求安慰,并不是没吃饱。很多追奶辛苦,或者奶量不足的妈妈,但绝大多数追根究底是因为对自己的不自信,当没有足够信心时,很可能就会“被奶少”。
母乳喂养是原始的喂养方法,也是Z科学、有效的喂养方法—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如果家人频频质疑,妈妈压力很大,心情压抑,调整心态难度大,妈妈的奶量也就容易不稳定了。
误区五、培养宝宝生物钟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按时喂养能培养宝宝的生活规律,建立良好的生物钟。但若一味机械性地强调按时喂养,则有可能让宝宝不能及时获得营养而出现低血糖。其实,针对宝宝的生理特点,按需喂养才能满足他的需求,按需喂养不仅能随时为他补充营养,促进他的身体发育,还能促进妈妈乳汁不断地分泌。
正确做法:刚出生的宝宝一般不用规定喂奶次数,当宝宝饿了或妈妈感到乳房胀时,就可按需哺乳。
误区六、6个月以后就应该给孩子断奶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从出生到6个月,完全依靠母乳喂养,就能够得到成长所需全部营养,不必添加任何辅助食品。6个月以后,婴儿成长所需养分,单纯依靠母乳已经不够,需要添加辅食。在添加辅食的情况下,也应尽量延长母乳喂养1至2年。而且6个月不是J对的底线,有些早产儿或者过敏体质的婴儿,由于身体的原因,拒绝或不能喂辅食,完全依靠母乳喂养到八九个月甚至更长,也一样营养俱全,健壮成长。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母乳在任何阶段失去营养价值。
误区七、不喂初乳
初乳是产妇产后一周内分泌的乳汁,颜色淡黄、粘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初乳是新生宝宝的*佳食物,含有比正常母乳还要多的营养素和免疫物质。宝宝获得初乳中的抗体、免疫细胞、溶茵酶、乳铁蛋白,可增加机体抵抗力,预防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不仅可降低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减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还可防止出生后生理性体重下降过多,预防黄疸过重或核黄疸。而有些家长觉得宝宝初乳清淡,不给宝宝吃,暴殄天物!
温馨提示:大多数妈妈奶水充足,但也不排除有些妈妈存在问题!一定要找专业的机构!专业的催乳师!!
版权所有:新泰市大家园家政职业培训学校 备案号:鲁ICP备2025154167号-1